存货档案
必输,通常为最小包装单位或成本计价单位。在收付单据中可按存货自动带出。存货核算入库成本和出库成本的核算单位,在供应链单据上下游单据累计执行情况记录的单位。
选择该标志表示该存货为一种劳务。在采购订单、销售订单、采购发票、销售发票、发运模块运费等单据上可以作为劳务存货使用,结算后的数据将不传存货核算只传收付系统。应税劳务不进行出入库管理,不统计存量。
选择该存货是否为折扣。折扣属性的存货在录入发票时可以不输入数量。在销售订单、销售发票可以使用。
选择该存货是否为成套件商品。如果是成套件,需要预先定义。定义后在成套件节点可以定义配件及构成。在库存可以进行组装、拆卸、成套库存查询。可以支持成套订单拆分出入库。
定义“成套件-空调”这个料品为成套件,它的两个配件为“成套件-室内机”和“成套件-室外机”。只需将主件“成套件-空调”定义为成套件即可,配件不用勾选成套件标志。
在公司级定义成套件的主件和配件关系。这是使用成套件之前必做的工作,否则后续成套件操作无法进行。操作节点在【客户化-基本档案-其他信息-成套件】。
主件必须是勾选“成套件”标志的料品。在“成套件编码”处,只能参照到勾选了“成套件”标志的料品。
定义好主件和配件的数量和价值关系后,成套件就定义好了。系统允许成套件的子件为成套件,但是定义主辅关系时,不能产生闭环。
配件中的“父含子数”字段表示一个成套件主件包含了多少个该配件;“单件单价权数”字段表示一个该配件在占主件(即成套件整体)的价值是多少。要求所有配件的“父含子数”*“单件单价权数”之和必须等于1。
做完以上步骤后,可以进行在库存中进行成套件的组装、拆卸等操作。
指按主计量折合换算关系,其中运输单位、存储单位、重量单位为统一的标准换算单位,在参数中定义。
多少运输单位是在发运中进行发运体积超标检查时使用。只有定义这里的换算率,发运中才能换算出每次发运的体积。运输单位在集团参数中设置。
多少重量单位是在发运中进行发运重量超标检查时使用。只有定义这里的换算率,发运中才能换算出每次发运的重量。重量单位在集团参数中设置。
多少存储单位是在库存中进行货位容量检查时使用。只有定义这里的换算率,库存中才能换算出该货物占用的货位容量。存储单位在集团参数中设置。
根据此参数判断当前库存主辅计量一方为零时,是否执行数量倒挤。
设计此节点的目的是在启用主辅计量时,由于换算率的误差,系统中可能会出现主计量为零,辅计量不为零;或者主计量不为零,但辅计量为零。此时,就用主辅计量平衡来平衡一下主辅计量单位。
顺序号:定义了在库存报表中对辅计量单位组合的显示顺序。例如:定义了辅计量单位有箱、条、盒,顺序分别定义了1、2、3。则在库存报表中计量单位一项显示为“箱/条/盒”,数量显示为“100/90/680”。
拆解单位:辅计量单位对应的拆解单位。可以选择当前存货的辅计量单位或主计量单位,但是不能包含进行拆解单位定义的辅计量单位自身。
用于设置可配置销售的存货。
设置出库跟踪入库时,要求录入出库单时,出库单表体有默认因此的字段:对应入库单号,需要显示出来,并指定出自那张入库单,否则不允许出库单保存。
选中表示该存货为受托代销商品。系统中设置启用受托代销业务后,该选项才可设置。如果企业有受托代销别的公司的产品,需要设置该标志。如果企业自己有与受托代销商品相同的存货,需要设置不同的存货编码。
在采购结算时有特殊处理,根据汇总销售发票结算。
BOM特征项,则子项为可选件,生产制造部分使用。
用于生产制造中需求管理时依据该标志过滤存货。
需要进行保质期管理的存货定义该属性,同时定义保质期天数。系统将跟踪存货的保质期进行预警提示。保质期管理的存货必须定义为批次管理。
进行序列号管理的存货,系统将对其每一个个体单独进行业务信息跟踪,每个存货的序列号各不相同。类似家电、汽车等,可以定义序列号管理,跟踪最终客户信息。通常有售后服务管理要求的产品才需要设置,用于区分同一个存货编码下的不同个体的存货。如果设置了序列号管理,则在库存出入库的单据中,需要进行序列号指定。
批次管理的存货,系统将提供批次控制信息及功能。设置了批次管理后,所有出入库单据需要进行批次号的录入。
选中表示该存货为虚项,即为虚拟件。
在实行计划价管理的企业在该项输入计划单价。存货使用后,该项不能修改。(计划价不能修改没有道理!)
出库优先级设置影响自动拣货出库的计算。可选择:先进先出、后进先出、按保质期顺序。
按保质期顺序出库要配合保质期管理的设置。当选择“按保质期顺序”之后,系统会取按照保质期天数的设定,自动计算离保质期到期日最近的一批货物(保质期管理要配合批次管理使用)现行出库。
用于根据请购单生成采购订单时采用何种策略。可选:
“0-根据供货配额采购”:在多个供应商之间按照各个供应商一定的配额进行配额采购;
“1-根据材料领用量采购”:取配额开始至配额结束期材料领用量,并计算出该材料对应的各个供应商比例,然后根据此比例进行采购配额分配;
“2-根据批量能力采购”:首选在存货与供应商对应关系中定义各供应商的批量能力和优先级,然后在根据请购单生成采购订单时,根据此批量能力和优先级在各个供应商之间进行分配;
“3-单供应商采购”:则选取主供应商进行采购。
与采购策略配合使用,用于界定采购策略所涉及的时间区间范围。
销售分析时使用,对应不同的存货周转时间。
有封存标志的存货暂时不能使用。在存货参照中无法显示,业务单据中无法使用。
新建的料品不能勾选此标志,新建料品保存后可对其做修改。
P.S:
存货不能显示的几点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法:
第一步:确定是否进行了存货基本档案的分配。
第二步:清空U8C缓存。
第三步:查看集团的“资源权限控制”是否启用了“存货分类”控制。
第四步:登录集团,查看下级公司不可见的存货是否勾选了“是否封存”标志。
选中表示存货在退货中根据检验结果入库。
表示存货管理档案是否记录供应商的现存量。此属性在有库存业务后,可以由是改为否,但是不能由否改为是。即有后续单据后,不允许勾选,但若已经勾选的话可以取消。
勾选了此参数后,所有这个料品的出入库业务单据都必须录入供应商。
捆绑件是与主存货捆绑销售时的存货。
计价方式:如果使用捆绑价,则在单价字段定义捆绑价格,在销售订单行会自动带出。如果重新询价,则存货使用销售订单的询价方式进行询价。
截止日期:该捆绑件有限的期限,为空表示永久有效。
捆绑件的后续操作有产品BUG,需要设置“存货买赠设置”后才能生效。但是捆绑件不同与赠品,不应该用这个设置作为开关。可以忽略这个功能。
物料所属的类型。可选制造件、采购件、其他、内部调拨、能源介质。
个人推测定义了制造件和采购件之后,MRP运算生成的计划订单可以按此处参数定义的是制造件还是采购件,生成制造订单或者采购订单。
定义物料的委外类型。
当物料类型为采购件时,可从选择框中选取系统中设置的委外类型。
指定实际生产中该物料的备料方式。
指定完工后的处理流程。可选:入库、转上级订单、转上级工作中心。
当“是否虚项”为是时,默认为转上级订单。
“是否虚项”与“是否发料”互斥,只能选择其一。
选择了此项,则当本物料是某一物料子项时,在其父项物料生成生产订单时,是否自动生成此物料的生产订单。
判断入库时是否需要进行质量检查。如果勾选免检,则无论是否启用了质检模块,都不需要进行检验。
若没选免检,启用了质检模块,则物料需要到货后需要进行质检流程;没有启用质检模块,则需要填写到货检验单。之后才能进行物料入库。
默认选中,表示物料可以进行出入库操作。
不勾选“是否出入库”,在进行库存单据保存时,效果如下:
同样情况下,不涉及出入库的业务都可以进行。
定义进行内部转移时的核算价格。(个人推测是内部交易时的价格)
提供六种计价方式:计划价、全月平均、移动平均、先进先出、后进先出、个别计价。
默认为移动平均。当选择个别计价时,不能进行批次核算。
用于控制独立需求的存货再订货的时机。在计划属性为“再订货点”时必须录入。
录入数据会被库存系统引用。应大于等于最低库存量,小于最高库存量。
若不为空,则表示该存货为集中采购物,相应的请购单必须由对应的采购组织来审批。如果为空,则表示该存货可自行采购。
有存货管理档案继承而来,但可以修改。即同一个存货,在不同的库存组织里可以有不同的主供应商。
定义批处理时应用的规则。MRP或MPS运算时采取此处定义的批量规则,默认为直接批量。
批量规则取固定批量:计划量不够固定批量数量时,取固定批量。计划量超过固定批量时,取固定批量的倍量。
固定批量:
经济批量:
指定该物料的计划方式。可选:空、FAS、MPS、MRP、再订货点、最大最小量。默认为空。
指定该物料的最小计划精度。批量规则为固定批量时置灰。
不影响SCM相关的业务。应用在生产和MRP运算中。
需求时界:当计划属性为MPS时,默认取固定提前期,可修改。
确认时界:当计划属性为MPS时,默认取累计提前期,可修改。